台中市樹葬新制免收規費3000元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不立碑、不進塔!自然環保葬,台中市政府修正《台中市公立殯葬設施使用收費標準》,自即日起,凡採用「樹葬」方式安葬者,可免繳3,000元規費,以實際行動鼓勵市民選擇環保、永續的殯葬方式。

民政局指出,樹葬屬於環保葬的一種,主張「不立碑、不造墳、不進塔」,骨灰經研磨處理後,與有機介質一同撒入樹下或土中,象徵「回歸自然、循環不息」的生命理念。市府期望藉由免收規費政策,降低民眾轉向環保葬的門檻,促進綠色殯葬文化的普及。

根據統計,台中市樹葬件數從2014年的380件,至2024年已增加至3,162件,十年間成長超過八倍,顯示市民對環保葬接受度逐年提升。

此外,市府同步調整相關收費標準,對於設籍台中市的三親等內親屬,若申請骨灰暫厝,規費及保證金均可減半,進一步減輕家屬負擔。

為滿足市民需求,台中市也持續擴增樹葬設施,目前已於太平、大肚、沙鹿等地新設樹葬園區,提供更多選擇與空間。

民政局長表示,環保葬兼顧生態永續與節地精神,期盼市民以更開放的心態看待生命禮儀,讓逝者以自然的方式回歸大地,實踐「生於自然、歸於自然」的理念。

 

優點/意義

  1. 鼓勵環保意識
    透過經濟誘因(免規費),降低民眾選擇環保葬的成本,有助讓自然葬法更普及。

  2. 節省土地與資源
    樹葬不需立碑、墳墓、塔位等設施,占用土地少,對長期土地管理壓力有幫助。

  3. 文化觀念的轉變
    這種政策也象徵政府希望引導社會由傳統厚葬、墳墓觀念,轉向較簡潔、節制、與自然共生的葬法。

  4. 政策配套具體
    不只是象徵性政策,市府同時在空間上(增設樹葬園區)與財務上(修收費標準)同步配套。臺中市政府+2臺中市政府+2

可能的挑戰或疑問

  • 民眾接受度
    即使減免規費,有些家庭仍可能因傳統信仰、家族觀念等因素,不願放棄立碑或墳墓。

  • 紀念方式
    沒有碑、墳、塔,如何保留後代追思場所,可能成為關鍵:要有設計、導覽、紀念碑或紀念牆等替代方式。

  • 管理與維護
    樹葬區域的草木管理、水土保持、標牌維護等也需要成本。

  • 飽和與規劃
    隨著申請量上升,園區空間可能逐漸飽和,需提早規劃新區或循環使用。

  • 政策持久性
    是否持續由後任政府延續,或是否會被未來政策調整所影響。

聯絡人:台中市生命禮儀管理處 陳小姐

聯絡電話:04-25650089分機56

閱讀 249 次數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