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葬管理新制 2025 7/1 上路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殯葬管理新制 2025  7/1 上路 殯葬管理新制 2025 7/1 上路

強化契約保障與資金安全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社會,民眾對於殯葬服務與生前契約的需求日益增加。為保障消費者權益、提升殯葬服務品質,內政部推動《殯葬管理條例》重大修法,將於2025年7月1日正式施行。本次修法涵蓋業者資格、預收費用信託、契約規範、禮儀師專業化等多項制度變革,建立更周全的法治保障架構。

一、生前契約業者須具「一定規模」方可營業

新制規定,殯葬業者若要銷售生前契約,必須通過主管機關審核,並符合「一定規模」的營運條件,例如:資本額至少3,000萬元、三年內無虧損、聘有專任禮儀師,並建置查詢系統。這項制度目的在於排除規模不足與管理不善的業者,減少未來倒閉或契約糾紛風險。

二、預收費用須信託管理 保障資金安全

為防止業者挪用民眾預付費用,新法明訂業者須將75%以上的預收金額交付銀行信託,並僅可用於低風險投資。這筆信託資金不得隨意動支,僅在契約履行、解除或終止等情況下,方可依照比例撥付。即便業者未來破產,信託資金也能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益。

三、契約內容規範更細 訂有「審閱期」與「解約期」

修法也明確要求,生前契約應以書面簽訂,詳細列明服務項目、總價與履行方式。消費者享有至少五天的審閱期,十四天內可無條件解約;即使超過十四天,只要未履約也可要求退費至少八成,杜絕過去部分業者高壓推銷、違約不退的情形。

四、永久塔位用詞更正 「非定期使用權」更貼實際

針對民眾普遍關注的塔位使用權問題,新制將原本的「永久使用權」調整為「非定期使用權」。內政部說明,此舉係因建築物具有物理壽命,不可能永久不朽,但契約本身的保障與實際使用年限不會縮水,消費者不需過度擔憂。

五、禮儀師制度專業化 保障服務品質

未來從事喪禮儀式主持、規劃與執行的禮儀師,必須取得政府發照,並受過完整職前訓練。大型殯葬業者也需聘任一定比例的專任禮儀師,確保服務過程專業、尊重且合法。


消費者三點提醒

確認業者是否具備核可資格:可至「全國殯葬資訊入口網」查詢,確認對方是否屬於合法業者。

 

保留契約與付款證明:若發生糾紛,可作為依據主張權益。

 

了解信託機制與查帳方式:可定期詢問信託銀行或業者提供報表,確認資金是否依規使用。

閱讀 572 次數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