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 驚蟄

给本項目評分
(0 得票數)
二十四節氣 驚蟄 二十四節氣 驚蟄 文:碧陽健康國際

驚蟄,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指太陽到達黃經345°時,在公曆每年3月5日或3月6日。

 

動物昆蟲自入冬以來即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這時天氣轉暖,大地春雷,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方式驚醒蟄居動物的冬眠。[1]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

 

該節氣在歷史上原本被稱為「啟蟄」,本意為蟄蟲開始活動。《夏小正》曰:「正月啟蟄」。在現在的漢字文化圈中,日本仍然使用「啓蟄」這個名稱。

 

漢朝第六代皇帝漢景帝的諱為「啓」,為了避諱而將「啟」改為了當時發音不同但略近的「驚」字。但因為意思從「開始」變成了「驚醒」,時序略有不合,因此孟春正月的驚蟄與仲春二月節的「雨水」的順序也被置換。同樣的,「穀雨」與「清明」的順次也被置換。

 

漢初以前 立春 ⇒ 啓蟄 ⇒ 雨水 ⇒ 春分 ⇒ 穀雨 ⇒ 清明

漢景帝代 立春 ⇒ 雨水 ⇒ 驚蟄 ⇒ 春分 ⇒ 清明 ⇒ 穀雨

進入唐代以後,「啓」字的避諱已無必要,「啓蟄」的名稱又重新被使用。但或久習舊例,大衍曆仍使用了「驚蟄」一詞,並沿用至今。日本與中國一樣,在歷代的具注曆中使用「驚蟄」。後來,日本也採用了大衍曆與宣明曆。「啓蟄」的名稱在日本的使用始於貞享改曆的時候。

 

天,天氣偏冷陰濕,對於一些年長者、幼兒或皮膚敏感及心肺功能有狀況者造成一定成度的困擾。加上一波波低温全台送醫人數超過600餘人,猝死人數超過百餘人。

氣象預報未來的一週仍有兩波寒流到來,這種春暖乍寒的現象在春天裡應屬多見,此時穿著應多用洋蔥式穿法,小心流感、精神方面疾病、高血壓、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容易復發或加重。

這樣雨水豐沛的天候雖然有助於草木萬物生長,然而五行中人體的肝屬木,驚蟄時節肝氣逐漸升發,陰血相對不足,順應節氣應好好養肝,加上此時的天氣狀況,如果肝氣不佳、鬱而不順,容易造成肝病、胃病等問題,飲食養生不得不慎。飲食及養生方式,應順乎陽氣的升發做調整。

驚蛰時期宜養肝。養肝首重充足的睡眠、宜多吃綠色蔬菜、養成運動的好習慣、保持心情愉悅、不爆飲爆食、不濫用藥物。

睡眠上宜早睡早起。由於冬天寒冷容易賴床,春天也容易延續這個習慣,所謂春眠不覺曉,昏昏沈沈地習慣性的賴床晚起。其實春天天氣漸暖,腦部血液比較充足,7-8小時的睡眠已經足夠解緩身體的疲勞。

春雷響,驚蛰,萬物復甦,連蟲子都出土活動了,天氣暖了人更需要早起活動了。早睡早起做運動鍛鍊身體,可以強健體魄,保持旺盛的精力。萬物復甦中也包含了各種病毒和細菌的蠢蠢欲動,運動可以提昇免疫力抵抗細菌病毒的入侵。

郊遊踏青、散步、慢跑、爬山、練氣功…都是很好的運動選擇。中老年人尤其最適合練氣功,不僅可以拉筋鬆弛筋骨還可以配合吐納加強自己的心肺功能。

驚蟄的養生要點,是順肝益脾,平和五臟,在飲食方面適合清淡,要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蛋白質上宜多選擇植物性蛋白質。蔬菜上以綠色蔬菜為主,當然每天能夠選擇搭配五行顔色的蔬菜,尤其是當季盛產的蔬果,吸收到各種營養是最佳的飲食方式。山藥、蘆筍、菠菜、韭菜、青花椰、黑木耳、銀耳..等均是最好當季的蔬菜。

 




閱讀 340 次數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