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 Mother’s day

给本項目評分
(1 投票)
母親節 Mother’s day 母親節 Mother’s day 文/維基

孝道是中華文化最重要的品德。孝順雙親被認為應該是晨昏定省、終身行之的行為,在香港、台灣、澳門等地,母親節不是一項正式或傳統的節日。

 

母親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那時人們會舉辦節慶來慶祝與崇敬母親女神。然而,現代母親節的興起主要歸功於美國的社會活動家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

安娜·賈維斯於20世紀初發起了一場運動,旨在讓人們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感激。她於1908年5月母親節這一天舉辦了第一次公開慶祝活動,以紀念她已故的母親。此後,母親節逐漸成為一個國際性的節日,並在世界各地得到廣泛慶祝。

 

西方母親節是由安娜·賈維斯( Anna Jarvis,1864年5月1日-1948年11月24日 )發起,她終生未婚,一直陪伴母親。安娜的母親是一位很有同情心,而且心地善良的女士,並提出要設立一個日子來紀念默默地做出奉獻的偉大母親們,可惜願望尚未達成就逝世了。安娜於1907年開始舉辦興祝活動,申請將母親節定為法定節日。節日於1908年5月10日在美國的西弗吉尼亞州和賓夕凡尼亞州正式開始。1913年美國國會確定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天作為法定的母親節。安娜母親生前最愛的花朵是康乃馨,康乃馨也就成了母親節的象徵

 

母親節的由來在於對母親的敬愛和感恩,它提醒我們要珍惜並感激那些無私奉獻的母親們,並表達我們的愛和感激之情。

 

       從香港、台灣、澳門開埠以及中國越來越多人開始逐漸習慣以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來慶祝母親節,這跟美國文化在中國的傳播和影響有著很大的關係。每逢母親節,子女常會用各種方式表達對母親的關懷和敬意,如贈送賀卡、鮮花和禮物,或者互通電話、電子郵件、甚至網路影片。尤其在粵港澳一帶,受到當地傳統飲食文化影響,子女通常與母親一同到附近的茶樓或酒樓裡面飲茶慶祝。

母親節 

許多民眾常常於當日偕母親上餐館慶祝,也會準備康乃馨、蛋糕、各式各樣禮物、禮金,致給母親及女性長輩親友,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及文化融和,母親節禮物的選擇愈來愈多,漸取代單一以康乃馨作禮物的傳統觀念也有民眾以乾燥花、永生花取代康乃馨。

 

中國自古就有代表母親的花──萱草(金針花),古時遊子臨出門遠行之前,總會先在母親所居之後院內室前種植萱草以表達孝心,希望母親因照顧和欣賞萱草使心靈有所寄託,並相信欣欣向榮的萱草可以象徵遊子在外平安健康,減輕母親對遊子的思念。  

 母親節 Mother’s day

近年來,在中國大陸,開始有人倡議以夏曆四月初二,即孟母誕生孟子的日子作為母親節,並將其稱為「中華母親節」。由於「孟母三遷」的故事和傳說表現了孟母養育子女、教子成材的良苦用心,至使其在中國廣為流傳,故孟母也常常被視作中華文化中母親形象的典範之一。

 

母親節是一個為感謝母親而慶祝的節日,而在世界各地的母親節的日期有所不同。母親們在這一天裡通常會收到孩子們送的禮物;而在許多人心目中,康乃馨被視為作最適於獻給母親的鮮花之一。

 

閱讀 588 次數
此分類更多內容: « 二十四節氣 白露 端午節 »

評論 (0)

    Attach images by dragging & dropping or by selecting them.
    The maximum file size for uploads is 10MB. Only gif,jpg,png files are allowed.
     
    The maximum number of 3 allowed files to upload has been reached. If you want to upload more files you have to delete one of the existing uploaded files first.
    The maximum number of 3 allowed files to upload has been reached. If you want to upload more files you have to delete one of the existing uploaded files first.
    Posting as

    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